A.口服阿莫西林
B.牙周袋內(nèi)上四環(huán)素藥膏
C.拔除松動的下中切牙
D.刮治
E.潔治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藥物性牙齦增生
B.慢性牙周炎
C.牙齦纖維瘤病
D.慢性齦炎
E.侵襲性牙周
A.測量齦溝液量
B.查血
C.拍攝X線片
D.測量齦溝溫度
E.測量咬合力的大小
A.慢性齦炎
B.壞死性齦炎
C.慢性牙周炎
D.侵襲性牙周炎
E.白血病的齦病損
A.口腔衛(wèi)生指導
B.潔治術
C.刮治及根面平整
D.口服阿莫西林
E.牙周維護治療
A.牙齦切除術
B.袋壁搔刮術
C.翻瓣術
D.引導性組織再生術
E.截根術
最新試題
以下有關牙周病的菌斑生物膜致病學說,不正確的是()
呼氣異味患者中,產(chǎn)生揮發(fā)性硫化物的主要細菌不包括()
下列有關牙齦素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以下有關菌群失調(diào)學說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人類口腔中唯一具有白細胞毒素的微生物是()
口腔微生物之間關系錯綜復雜,其中血鏈球菌與伴放線聚集桿菌的相互關系為()
有關牙齦炎的牙周微生態(tài)特點,描述錯誤的是()
患者,女,20歲,因上前牙牙縫變大求治。否認系統(tǒng)病史及吸煙史,父親牙齒早失??趦?nèi)檢查見:口腔衛(wèi)生狀況一般,11、21間可見牙縫變大,11、21近中均可探及6mm牙周袋,16、26、36、46松動I度,近中可探及5~7mm牙周袋,可探及齦下牙石,BOP(+)。該患者的主要牙周致病菌屬于()
能夠與宿主細胞表面的模式識別受體(PRRs)相互識別,引發(fā)宿主免疫反應的牙周微生物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MPs)不包括()
早在1890年,由Miller提出的菌斑致病學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