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30年代時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從本質上()
A.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演變
B.見證了國共兩黨合作—對峙—合作的歷程
C.體現(xiàn)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的艱難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國家方面的成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下表反映的是1931年以后中共中央駐地的變遷,對此變遷過程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見證了國共兩黨對峙一合作—對峙的歷程
B.逐步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領導地位
C.反映了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勝利
D.中共作了兩次重大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A.紅軍長征,戰(zhàn)略轉移
B.國共決裂,反蔣抗日
C.國共對峙局面基本結束
D.國共對峙,內戰(zhàn)爆發(fā)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南京大屠殺
D.淞滬會戰(zhàn)
1933年《申報》上登載了這樣一段時事評論:“在內外層層疊疊的高壓狀態(tài)下的中國,最急需的是整體實行社會主義的統(tǒng)制經濟(計劃經濟)和集體生產”。材料說明當時中國()
①面臨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
②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
③受到計劃經濟思潮的影響
④社會主義建設在蘇區(qū)獲得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讀下圖,為使“星星之火”發(fā)展為“燎原之勢”,毛澤東在這一時期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
A.提出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
B.開創(chuàng)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
C.提出人民民主專政理論
D.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思想
最新試題
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特權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國的正義要求未能得到滿足的原因是什么?
根據材料1、2,指出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主題是什么。提出這一主題的依據又是什么?
1935年6月中旬,紅軍一、四方面軍在川西匯合,實力增強,中共中央進一步突出了“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的戰(zhàn)略設想,這一設想包含的意圖主要是()
紅軍被迫長征的直接原因是()
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經濟備戰(zhàn)工作速度加快,據一份公函記載:“濟南.金陵二廠,以國防上見地,固應移于安全地點,以因遷移而致綏靖所需的彈藥減少供給起見,除必要者外,暫不遷移。”公函中這一信息意在()
表源自楊天石的《蔣介石在抗日故爭中的作用)。據此可知.當時的國民玫府()
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和中心內容,分析蘇維埃政權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不足之處。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英山縣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達到五成,出現(xiàn)“赤色區(qū)米價一元一斗,白色區(qū)一元只能買四五升”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根據地()
材料四說明蔣介石政府又與外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出賣國家主權,結合所學可知只有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最終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締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
胡繩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說:“從大革命失敗到全國抗日戰(zhàn)爭開始前夕這十年,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斗爭并達到政治上成熟的時間。”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上“成熟”的表現(xiàn)是()①實現(xiàn)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zhàn)爭②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③召開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④制定了全面抗戰(zhàn)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