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B、是戰(zhàn)后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
C、是通過一系列條約加以確立的
D、它給世界帶來了長久和平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重劃德國的疆界
B、瓜分德國的殖民地
C、限制德國的軍備
D、榨取德國的賠款
A、一戰(zhàn)后推出了在亞洲爭霸的角逐
B、英國在東亞地區(qū)的爭霸對手發(fā)生了改變
C、一戰(zhàn)結束后英的矛盾居次要地位
D、英國勢力減退外交上跟隨美國
A、再次確認“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
B、沒有取消列強在華侵略特權
C、沒有廢除列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D、否認了中國是一戰(zhàn)戰(zhàn)勝國的地位
A、遠東和太平洋利益的爭奪
B、國聯(lián)的組織方式與控制權之爭
C、海軍軍備及其比例之爭
D、歐洲大陸軍事與霸權之爭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最新試題
王韜的《瞍園文錄外編》中記載:“朝廷有兵刑禮樂賞罰諸大政,必集眾于上下議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見相同,而后可頒之于遠近……英國政治之美,實為泰西諸國所聞風向慕,則以君民上下互相聯(lián)絡之效也?!边@表明王韜()。
陸九淵說“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他認為做學文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對古代經書的歸根究底。這說明陸九淵()。
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權頒布法令,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1921年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納稅后的余糧歸農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勞工。糧食稅政策的出臺和實施表明()。
中國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國民素質與民主政治的關系問題的爭論。梁啟超強調:“茍有新民(指經過思想啟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權利責任意識的新國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非爾者,則雖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西抹,學步效顰,吾未見其能濟也。”孫中山則主張:“許多人以為中國不適用民主政府,因為人民知識程度太低。我不信有這話,……人民是民國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個目標來,象(像)坐汽車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種專門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識程度雖低,只要說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話來,就無害于民主政治?!薄粤簡⒊?論新民為今曰中國第一急務》《孫中山文集·關于民主政治》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探討國民素質與民主政治的關系。(說明:可以就材料中某一觀點進行探討,也可以提出新的觀點并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史論結合。)
1956年,黨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它們的相同點是()。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1919年1月,梁一行抵達倫敦,開始為期一年的歐游。歐游之前,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批評本有取舍,甚至懷疑;歐游歸來,他徹底放棄“科學萬能”之迷夢,主張在中國文化上“站穩(wěn)腳跟”,倡導“中國不能效法歐洲”。導致梁啟超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土地法》中指出:“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種方法分配之:一分配農民個別耕種;二分配農民共同耕種;三由蘇維埃政府組織模范農場耕種。”這一政策()。
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對主要矛盾是什么?
官僚資本主義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