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夫共和是否決不能行于我國,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試驗,此勿深論。然問國家之弊,極于前清時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種族革命,為道果克致乎?……夫謂共和不能行于中國,則完全之君主立憲,其與共和相去一問耳。……若我國民而終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則亦終不能行君主立憲政治。……既認為可以行君主立憲之國民,自應認為可以行共和之國民。
——梁啟超《中國立國大方針商榷書》(1912年5月7日)
材料二
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xiàn)在有淹死的危險。我要設(shè)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們在河中被急流沖走。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河岸上嘲笑我。這時候漂來蘇俄這根稻草。因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國和美國在岸上向我大喊,千萬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們不幫助我。他們只顧自己嘲笑,卻又叫我不要抓蘇俄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總比什么都沒有好。——《孫中山集外集》
材料三
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進程里現(xiàn)出由“沉淪”到“上升”的發(fā)展過程,中國社會走出了一條“U”字形路線。在近代中國歷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淪”;近代中國歷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淪”與“上升”中間有一個過渡期,就是“沉淪”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時期。
材料四
100年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在人類告別風云變幻的20世紀同時,中國告別了上個世紀曾經(jīng)的苦難,經(jīng)過100多年的求索與奮斗,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中國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紀跨越,中國人跨越的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的節(jié)點,伴隨著國家一起邁入21世紀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復興之路》解說詞
請回答:

據(jù)材料一并結(jié)合所學,指出梁啟超的抉擇有何變化。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3.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
——胡繩《中國共產(chǎn)黨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為以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
——《關(guān)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
材料三
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象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眾的地方呢?”
——陳獨秀《偶像破壞論》
材料四
“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jīng)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
材料五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xiàn)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就是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zhuǎn)變,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這一思路作解釋。
請回答:

按照材料五的研究角度,評價辛亥革命。
4.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
——胡繩《中國共產(chǎn)黨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為以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
——《關(guān)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
材料三
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象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眾的地方呢?”
——陳獨秀《偶像破壞論》
材料四
“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jīng)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br /> 材料五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xiàn)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就是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zhuǎn)變,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這一思路作解釋。
請回答:

材料四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據(jù)此有的同學說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請評價這一觀點并說明理由。
5.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華民國的成立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的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
——胡繩《中國共產(chǎn)黨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義的歷史性變革——為以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打開了道路。
——《關(guān)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
材料三
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說:“君主也是一種偶像,他本身并沒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象此時清朝皇帝溥儀,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尋常人還要可憐。這等亡國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眾的地方呢?”
——陳獨秀《偶像破壞論》
材料四
“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jīng)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盡管辛亥革命后,一時看來政治形勢還十分險惡,但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五四運動?!?br /> 材料五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xiàn)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xiàn)代化就是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zhuǎn)變,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這一思路作解釋。
請回答:

據(jù)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的歷史作用。

最新試題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賦予總統(tǒng)很大權(quán)利;其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quán)力做出嚴格限制,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評論,正確的是()①體現(xiàn)了啟蒙思想家的學說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性質(zhì)的憲法③體現(xiàn)了孟德斯鳩的政治主張④規(guī)定了總統(tǒng)制政體⑤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的進步意義

題型:單項選擇題

老舍名劇《茶館》中的小人物李三有這么一段牢騷滿腹的對話:“哼,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guān)城,改良?我還是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了呢!”這段文字表明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第一期為軍政府督率國民掃除舊污之時代;第二期為軍政府授地方自治權(quán)于人民而自總攬國事之時代;第三期為軍政府解除權(quán)柄,憲法上國家機關(guān)分掌國事之時代?!睂O中山所倡導的走向民主憲政的三步曲()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申報》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痹摴骖C布的時代背景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學習了辛亥革命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后,有五位同學表達了各自對這場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學的觀點符合辛亥革命的實際情況()甲:辛亥革命后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國家的主人.乙: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權(quán)利.?。盒梁ジ锩侵袊鐣M程中的里程碑戊:辛亥革命結(jié)束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表是1911年部分省在革命黨人領(lǐng)導下較早舉行起義并最終宣布獨立的情況。對其分析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表明袁世凱已將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破壞殆盡,中華民國名存實亡的歷史事件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對下邊所示“同盟會黨員證”的釋讀,不準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初,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某班同學就東京成為重要陣地的原因進行探討時提出了以下意見,較為恰當?shù)氖牵ǎ?/p>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