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理論
B.教育性教學原則
C.發(fā)展性教學理論
D.教學形式階段理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泛愛學校
B.教學心理學化
C.創(chuàng)辦私學
D.美國成人教育
A.要素主義
B.存在主義
C.唯物主義
D.實用主義
A.家庭教育
B.書院
C.私立學校
D.官方辦學
A.《世界圖解》
B.《母育學?!?br />
C.《大教學論》
D.《論天賦才能的培養(yǎng)》
A.兒童心理的發(fā)展與生物現(xiàn)象類似,也有各種敏感期,過了特定的敏感期消失
B.環(huán)境對于敏感區(qū)沒有作用
C.將敏感期分為感覺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和動作的敏感期
D.兒童正式通過各個敏感期既不同的活動的交替進行,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征
最新試題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
德國20世紀下半葉的《總綱計劃》《漢堡協(xié)定》和“德國統(tǒng)一以來的教育改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
20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綜合教學大綱”的突出特點是()
蘇聯(lián)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最為宏觀的特點是()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蘇聯(lián)建國初期(1917一1920年)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的是()
德國19世紀的柏林大學與17—18世紀新大學運動中的哈勒大學和哥廷根大學,最根本的不同之處是()
西爾伯曼在1970年發(fā)表的《教室里的危機》一書中說:“改革派學者忽視了以往的經(jīng)驗,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他們不理解他們所涉及的問題幾乎都曾被他早已闡述過了;也不知道他們想搞的工作,都曾被他早就闡述過和搞過了?!边@里的他指()
()的出臺,標志著日本教育從此前的“寬松教育”向“扎實學力教育”的轉向,代表了未來日本基礎教育的整體走向。
下列教育家中,不具有集體主義教育思想的是()
下列關于德國中等教育發(fā)展的說法錯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