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在實施教學評價時,相對標準對應的評價方式是()。
A.標準參照評價
B.常模參照標準
C.綜合評價
D.直接評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是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核心,它是遠程教學和遠程學習最基本的資源。
A.網絡軟件
B.網絡課程
C.網絡環(huán)境
D.以上都不是
2.單項選擇題第二代遠程教育是()。
A.函授教育
B.現代遠程教育
C.移動遠程教育
D.廣播電視教育
3.單項選擇題一般認為,遠程教育經歷了()個發(fā)展階段。
A.一個
B.兩個
C.三個
D.四個
4.單項選擇題函授教育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
A.法國
B.英國
C.德國
D.美國
5.單項選擇題()是Internet中最主要的設備之一,它負責將Internet中的各個局域網或廣域網連接起來。
A.路由器
B.HUB
C.交換機
D.調制解調器
最新試題
CAI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流程包括課件策劃、()和課件制作。
題型:填空題
通常會議用話筒的指向性應選擇()
題型:單項選擇題
改革開放后,我國十分重視電化教育的應用研究,提出“三深入”,即深入學科、()、和深入教學。
題型:填空題
一般認為,教育技術形成于(),是第二次產業(yè)革命的產物。
題型:填空題
1950-1960年,我國的電化教育經歷了第一次興衰。
題型:判斷題
在課程教學開始前的評價活動稱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編寫稿本是幻燈投影教材的編制過程之一。
題型:判斷題
1967年,斯克里文提出了()的概念,這種在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有助于對處于開發(fā)階段的教材進行改進,也可以用于對教學方案和教學過程進行分析。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19年,我國開始有人使用幻燈機進行教學活動,這類似于美國的視覺教育,可以認為是中國教育技術的起步。1936年,我國學者使用()的概念概括了這種使用電影機、幻燈機等現代化的聲、光、電設備進行教育和教學活動,并于1983年改稱為教育技術。
題型:單項選擇題
需要是指對學生的()與學生的實際狀況之間的差異。
題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