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人文主義精神是推動歐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世界充滿神奇,卻絕無比人更神奇者。
--沙羅克里斯(古希臘悲劇家)
“最優(yōu)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知道得越多,才知道知道得越少。”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
材料二文藝復興時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者作品

--據孟廣林《人的發(fā)現與世界的發(fā)現》整理
材料三文藝復興……對于個性自由的追求過于偏激,造成了人們道德水準下降和社會秩序混亂……因而社會也應該有自己的規(guī)范與秩序,個人也應該服從社會規(guī)范。
--《簡談西方文學史--理性與原欲》

(1)歸納材料一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內涵,分析其產生的時代背景。
(2)據材料二,指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的新特點并分析其歷史作用。
(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歐洲思想家們?yōu)榻鉀Q上述問題構建的“社會規(guī)范與秩序”。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列寧曾說:歷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個落后的國家竟有幸走在偉大的世界運動的前列。--《在工人合作社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二20世紀初,俄國工業(yè)實力已居世界第五位,工業(yè)產值約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2%,但人均國民收入只有美國的1/7,英國和法國的1/5。工人工作時間一般長達10小時,但工資低微,1910年俄國工人工資相當于美國的1/3。--摘編自王斯德《世界現代史》
材料三1913年,在5%擁有500名以上工人的大企業(yè)中,集中了全國大約54%的工人。俄國無產階級政黨比資產階級政黨出現得早,而在歐美國家無產階級政黨比資產階級政黨出現晚得多。--摘編自江流《蘇聯演變歷史的思考》
材料四十月革命期間的一次集會上,一個士兵說:“我們在前線挨餓,都快凍僵了,我們白白地送命,死得毫無意義。”列寧曾說:“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像俄國那樣嚴重地受到戰(zhàn)爭的磨難和痛苦……如果沒有戰(zhàn)爭,俄國也許會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而不發(fā)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

(1)材料一中列寧所說的“偉大的世界運動”是指什么?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試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列寧為什么說“歷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
(3)俄國的這條“奇怪的道路”,在1917年11月到1920年底又是如何走下去的?有何作用?
(4)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針對俄國走的這條“奇怪的道路”,一些人對其否定的態(tài)度又甚囂塵上,認為十月革命是少數職業(yè)革命家精心策劃的政變。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駁斥這一錯誤觀點。

3.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美國第一屆國會于1789年7月4日通過了該國歷史上第一部關稅法案。但1789年關稅法的平均稅率沒有超過8.5%。這使得英國工業(yè)制成品大舉涌入美國市場,從而又對美國的新興產業(yè)構成相當大的威脅。1816年美國頒布了歷史上第一部具有真正保護意義的法案--《1816年關稅法》,對鐵制品征收30%的關稅,對棉織品和毛織品征收25010的關稅,而且對需要加以保護的工業(yè)原料進口征收較高的關稅或特別關稅。此后,貿易保護主義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政策的基調。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霍利-斯穆特關稅法》,實際上稅物品的平均稅率達到53.2%。--摘自鄧峰《論美國關稅法的演變》
材料二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極力提倡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多邊自由貿易體系,推動世界貿易向自由化的方向發(fā)展,對建立區(qū)域性經濟貿易集團基本上持否定態(tài)度。這一時期……美國對外經濟政策的核心是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為此,美國推動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通過多邊自由貿易體系,發(fā)達國家之間制成品的關稅率普遍由1947年的40%降到東京回合之后的5%~8%。--摘自《美國外貿政策的演變軌跡》
材料三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保護主義勢力在美國不斷增強,逐漸形成了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是通過限制進口來保護國內產業(yè),其手段是構筑高關稅壁壘。而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不同,新貿易保護更側重非關稅壁壘,具體包括進口限制、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自動出口限制、技術和衛(wèi)生標準等。為了實現本國的貿易利益最大化,美國一方面標榜貿易自由化和積極參與GATT和WTO的談判,同時又不斷地帶頭實施各種貿易保護。--摘自《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前生后世》請回答:

(1)從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先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美國政府推行這些政策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2)根據材料三概括20世紀70年代美國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你認為在日益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始終存在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是什么?

4.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羅斯福新政》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政府開展大規(guī)模的救濟工作,通過了《社會保障法》,采取社會保障措施,對失業(yè)者、老人和殘廢者給予一定的保險金,以使他們在失業(yè)或生活無助時能夠渡過難關。政府還舉行了許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業(yè)機會。
材料二歐洲的社會福利水平普遍較高,德國更是以高福利聞名。一名叫漢斯的德國公民,現年56歲,長期失業(yè)。一家5口,每月可從社會保障局領到1255歐元的生活費,750歐元的房租和醫(yī)療健康保險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這個家庭每月的實際收入超過2000歐元。目前,德國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是2800歐元。況且每年換季時,領取救濟金的人還能再得到幾百歐元的服裝補貼。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難,可以申請額外資助。記者在社會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請實物的項目:結婚戒指51歐元,洗衣機306歐元,廚房用品161歐元,煤氣灶397歐元等。大多數家庭在拿到現金救濟后還會再申請實物救濟。
材料三《24年不工作卻活得滋潤》據《泰晤士報》和法國《解放報》報道,法國44歲男子提爾里24年來從未工作過一天,但他卻靠著政府的福利救濟一直過著神仙般的滋潤生活。令人驚訝的是,“超級懶蟲”提爾里日前竟不知羞恥地出版自傳《我,職業(yè)求職者提爾里》,披露他的“懶蟲秘訣”。此書剛一出版立即成為暢銷書,并在法國引發(fā)爭議。
材料四二次大戰(zhàn)后,西歐各國在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影響下,紛紛建立起“福利國家”。各國實行的社會保障大體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社會保障,對年老、患病、失業(yè)者提供補助。這是社會保障的最基本內容。二是社會救濟,對貧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會工作,對教育等社會事業(yè)提供支持,居民得到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說,得到“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對溫飽問題的擔憂,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術革命的開展、生產發(fā)展、物質豐富分不開的。
材料五里根政府上臺后,以供應學派的理論為指導,主張削減政府開支……為此要求政府、企業(yè)主和雇主三者共同承擔社會保障基金來源,并鼓勵私人企業(yè)投資保障行業(yè),提倡由“福利國家”過渡為“福利社會”。

(1)比較材料二與材料一的信息,說明二戰(zhàn)后發(fā)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較以往有何特點?
(2)有人認為“福利只是養(yǎng)懶漢,中國不應建設福利國家”。請結合材料三談談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3)依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里根政府減少社會福利開支的歷史背景和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的新特點。
(4)從社會公正的立場出發(fā),就在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時兼顧公平和效率,趨利避害,談談自己的看法。

5.問答題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茍有新民(指經過思想啟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權利責任意識的新國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非爾者,則雖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西抹,學步效顰,吾未見其能濟也。--梁啟超《新民說》(1902年) 材料二吾國之社會,其隆盛耶?抑將亡耶?……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於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謹陳六義……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陳獨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國民之德知,俾之脫胎換骨,滌蕩其染于專制時代之余毒,他者吾無望矣,唯在染毒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覺。此……之所以專對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陳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1915年10月)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與“新青年”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精神?
(3)根據以上材料,概括梁啟超“新民”理念與陳獨秀“新青年”理念之間的關系。

最新試題

簡述梭倫改革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

題型:問答題

簡述二戰(zhàn)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的具體表現。

題型:問答題

(1)材料一中列寧所說的“偉大的世界運動”是指什么?(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試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列寧為什么說“歷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3)俄國的這條“奇怪的道路”,在1917年11月到1920年底又是如何走下去的?有何作用?(4)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針對俄國走的這條“奇怪的道路”,一些人對其否定的態(tài)度又甚囂塵上,認為十月革命是少數職業(yè)革命家精心策劃的政變。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駁斥這一錯誤觀點。

題型:問答題

(1)比較材料二與材料一的信息,說明二戰(zhàn)后發(fā)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較以往有何特點?(2)有人認為“福利只是養(yǎng)懶漢,中國不應建設福利國家”。請結合材料三談談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3)依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里根政府減少社會福利開支的歷史背景和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的新特點。(4)從社會公正的立場出發(fā),就在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時兼顧公平和效率,趨利避害,談談自己的看法。

題型:問答題

(1)宋明理學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材料一中兩位思想家的觀點有何不同?(2)材料二中顧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的思想的?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明清時期儒學發(fā)展有何特點?(3)材料三中的“理性”與材料一中的“天理”有何區(qū)別?與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發(fā)展之處?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造成以上差異的根源。

題型:問答題

請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影響。

題型:問答題

(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兩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與“新青年”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精神?(3)根據以上材料,概括梁啟超“新民”理念與陳獨秀“新青年”理念之間的關系。

題型:問答題

簡述改革開放過程中農村與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

題型:問答題

(1)材料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么?除材料內容之外,戰(zhàn)國時期其他領域還有哪些重大變化?(2)材料二中所說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制度與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哪些進步性?(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顯著特點?該設置起到了怎樣的積極作用?

題型:問答題

簡述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線及其意義。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