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學生管理的根本依據(jù)是反映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生的生理和()特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問答題

“四自”給學校帶來了生機
幾年前,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商品經(jīng)濟的形勢下,林海中學學生參與管理的意識逐漸高漲起來,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校長組織了一次全校教職工的大討論。少數(shù)同志認為,中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世界觀還沒有定型,心理成熟度不高,必須嚴加管束。多數(shù)同志認為,現(xiàn)在社會日趨開放,學生的自主意識日益增強,引導其自我管理是很有必要的。這兩種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校長沒有簡單地下結論,而是組織教職工深入學生之中調查研究。大家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凡是主張發(fā)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班級,學生思想活躍,且“活而有序"。有的班級管得很死,卻“管不住”學生。校長因勢利導,組織大家進一步學習教育理論,在統(tǒng)一大家認識的基礎上,校長提出了學生”四自”的管理改革方案,即在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指引下,根據(jù)學校管理目標,引導學生思想上自育、學習上自研、體育上自煉、生活上自管,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學生“四自”改革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學校首先利用櫥窗、廣播集會,向學生反復宣傳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意義,啟發(fā)其自覺參與自我管理的活動;其次,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實際,由初一至高三分層次建立了“學雷鋒、學賴寧小組”,“少年團校"、“讀好書小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學理論講國情小組”、“青年業(yè)余黨校”等跨班級組織,定期組織主題班會,辦墻報、出專欄、搞展覽;以“摻沙子”、“結對子’’等方式對學生中的非正式群體施加積極影響。學習上,建立各種“自學小組”,作為原有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愛好者協(xié)會和課外興趣小組的基層組織,經(jīng)常引導學生有計劃地自學,相互釋疑,集體研究學習中的難題。體育上建立了學校、年級、班級三級運動隊。在體育活動中注意發(fā)揮體育骨干的帶頭指導和幫助作用。生活上建立了衛(wèi)生管理、紀律檢查、禮貌評比、伙食監(jiān)督等自管組,負責管理學生的日常生活。還在高二(1)班和初二年級組織了“四自”的整體改革試驗,培養(yǎng)“四自”骨干,以“骨干’’帶動群眾,諸如組織開展“文化知識將來在社會上到底有沒有用"的討論,“家鄉(xiāng)改革開放十年變化”的社會調查,軍訓、校辦農(nóng)場勞動、年級運動會、洗衣拆被比賽等活動,試點班骨干都起了積極的帶頭作用。為了使“四自”經(jīng)?;?、制度化,學校制定了《學生自娛自管制度》、《學生在校一日守則》等規(guī)章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原有的“文明監(jiān)督崗”、衛(wèi)生監(jiān)察、宿舍管理、主題班會考評、學風監(jiān)督等輔助性的督察制度,由教師和學生進行雙軌督察,天天記載,周周講評,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會診”,一學期組織兩次交流,總結經(jīng)驗,開展評比,獎勵先進。
林海中學學生“四自"堅持數(shù)年,不僅給學校帶來生機活力,而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學生的德智合格率、優(yōu)秀率、差生轉化率和體育達標率都大幅度提高,教育質量躍居全省前列。各類人才苗子脫穎而出;近幾年在全國各學科競賽中有幾十人獲獎,并多次獲一等獎;1990年有兩名同學進入了國家數(shù)學和化學奧林匹克集訓隊,其中一名同學參加在法國舉行的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榮獲金牌。學校連續(xù)五年被評為“市縣文明單位",近幾年來被評為省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和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

認真閱讀“案例與思考”材料《“四自”給學校帶來了生機》,聯(lián)系自己的體會,談談要發(fā)揮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學校領導應用哪些工作?
3.問答題

某校多年來一直實行坐班制,但遲到、早退屢見不鮮,作風稀拉,考勤制度形同虛設,已到了嚴重影響教學的程度。
程校長上任以來決心改變這種狀況。首先發(fā)動群眾獻計獻策,有的認為學校嚴格考勤制度,應有獎懲措施;也有的提出,對教師應取消坐班制,只要保證上好課就行了,職工則應坐班;主管考勤工作的教務主任、后勤主任以及各年級組長則一致認為,現(xiàn)狀并沒什么不好,遲到、早退現(xiàn)象不可避免,領導多要求一下就行了,不必強求一律。程校長不太同意后兩種意見,對第一種意見比較贊同,但一時又想不出更具體的辦法。于是他本著“矯枉就必須過正,不過正就不能矯枉”的精神,仍堅持教職工必須上下班的制度,并規(guī)定每星期一公布上星期考勤情況;凡一周遲到、早退三次以上者用小黑板公布于眾,掛在校門口,以示批評。一學期下來,效果甚好,遲到、早退現(xiàn)象明顯減少。盡管剛宣布時,不少人反對,認為太不近情理,程校長也實出無奈,但實行結果,全學期只掛名批評了三次,總計只有7人,反對者也就不吭氣了。程校長也就安心了。
第二學期將近期末的一次校務會上,教務處長宣布了上學期的考勤結果。全校共有三人遲到、早退超過三次,其中有程校長。為此,程校長首先做了自我批評,并說明了原因,同時要求下周掛牌批評。但與會的大部分同志認為程校長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貫早來晚歸,偶爾一次,又作了自我批評,原因也不是為私,就免了吧。再說剛實行校長負責制不久,校長名字被公開掛牌批評,會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工作。尤其是對這一規(guī)定始終沒有表態(tài)的黨支部書記,極力反對,認為這樣死板地執(zhí)行規(guī)定是不合適的。各級領導接觸面廣、應酬多,誰都難免沒遲到、早退現(xiàn)象,校長這一次被掛牌批評,以后別的領導遲早都有被掛名的一天,很不利于領導的工作。甚至還有人譏諷的說:“這個以身作則的風頭就別出了吧”,“應該留有回旋的余地”,“領導總有與群眾不一樣的情況”,等等。另一部分同志都認為,既然是作為制度定下來,就應照章辦事,在制度面前領導與群眾是平等的,領導不能以功掩過。
面對兩種針鋒相對的意見,程校長作為規(guī)定的制定者,一方面覺得從堅持制度來說應掛牌受批評,即使制度不太合理也不能在這一次改;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這樣做,也給其他領導開了個令人很不情愿的先例,對團結同志,尤其搞好與書記的關系很是不利。更讓程校長為難的倒是其他兩個人中的李老師能不能再掛牌批評?李老師是業(yè)務骨干,初三畢業(yè)班主任,教兩個班的教學,教學很受學生歡迎。他工作負責,敢提意見;但愛臉面,個人榮譽感強,脾氣暴躁又有點小心眼。經(jīng)常弄的領導下不了臺,群眾關系也較緊張。程校長對他采取了容忍的態(tài)度,有問題總是個別交談,從不公開批評李老師,以致部分人議論說:程校長欺軟怕硬。上學期李老師因長期形成的熬夜習慣一時改不過來,曾連續(xù)遲到三次以上,受到掛名公開批評時,他暴跳如雷,砸壞了小黑板,緊接著遞了一星期的病假條(他一直患有多種較重的慢性?。?,雖然實際上并沒有耽誤一節(jié)課,但總是晚來早走,仍是無視按時上下班的規(guī)定,一直情緒很大。這一次,他又是一周遲到了四次,校務會上大部分同志都主張照章辦事,碰碰硬。但也有部分同志認為前車之鑒不可忘,應該慎重;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應靈活掌握,不同情況不同對待,這項規(guī)定對李老師來說,實踐證明既然達不到教育目的,為什么不可以改變一下?堅持照章辦事的同志則堅持認為制度不能因人而異,掛名批評不光是為教育李老師,也是為了警告大家。如果不是果斷地采取取這一措施,哪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煞住任意遲到、早退的歪風,出現(xiàn)今天的好局面?,F(xiàn)在學期即將結束,工作千頭萬緒,如不維護制度的嚴肅性,恐怕難免出現(xiàn)混亂局面;而且執(zhí)行制度如前后不一致,將會引起大家的不滿,以后的工作會更不好做。
又是兩種意見針鋒相對,爭論激烈。程校長想:掛名公開批評非但達不到教育李老師的目的,還會引起一場大鬧,不但影響教學工作,甚至會影響即將到來的中考,但不執(zhí)行規(guī)定,既違背了校務會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也不好向群眾交待,不明不白地置制度于不顧,以后還怎么管理學校?
一個左右為難,又一個左右為難,在兩難之間,究竟如何選擇?程校長陷入了深深的左思右想之中。

認真閱讀案例資料,并聯(lián)系實際回答:你認為對案例中的問題應該如何抉擇?